经济拮据、单亲及失依等困境,往往可以将弱势家庭的孩子推向谷底。为了更好地帮助弱势家庭,教育部吁请具有适当经验的有志之士“挺身而出”,充当学生们的“大哥哥”或“大姐姐”,陪伴和引导弱势孩子健康成长,让弱势学生有机会翻转人生。
教育部兼人力部高级政务次长刘燕玲在3月11日直播的《狮城有约》节目中,作出以上呼吁。
回忆跟弱势孩子交谈的经历,刘燕玲说,一些弱势孩子的背景,令她听了感到心痛。跟许多中小学生聊天交流之后,她深切领悟到,教育确实有助新加坡社会维持社会流动性。
她表示:“不仅仅是教育部、社会及家庭发展部……(我们)真的是希望能呼吁大家挺身而出,我们大家一起齐心协力、一起群策群力,希望每一位弱势学生有机会争取更美好的明天。”
刘燕玲在接受主持人苏美兰及林有懿的访问时说,当局希望通过小学的校内托管服务及中学的课后学习与辅导计划,确保弱势学生能获得适当的监督及指导,帮助弱势学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面对的问题,让他们能够更专心念书、发奋图强,通过教育提升自己,最终改善他们家人的生活。
刘燕玲将“校内托管中心”比喻为“孩子们的避风港”。她指出,校内托管中心提供了安全的学习环境,能减低弱势学生因误交损友而误入歧途的可能性。托管中心不仅仅只是让他们做功课,也有开办才艺课程,而且每天都有户外活动,有助学生发掘强项、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及良好的品格。设在校内的优势,就是可以和学校紧密配合,让课后的活动可以辅助正规的课程。
到了明年,我国所有小学都会设有校内托管中心。
那么,中学会不会也广泛设立“校内托管中心”呢?
刘燕玲说:“中学呢,我们觉得……不能用这样的一个模式。因为……他们已经进入了青春期,面对的一些问题是不太一样。”
中学方面,当局希望能通过“大哥哥”、“大姐姐”或导师的模式,聆听中学生面对的问题和心声,为弱势学生提供教育及职业等各方面的辅导,为他们树立一个好榜样,给予他们更多正能量,同时也会和各界紧密合作,致力强化弱势学生的学习动力、社交情商及生活技能。
当局希望到了明年,推出课后学习与辅导计划的中学,能从现有的60所,增至120所,约占中学总数的百分之七十五。
– Channel 8 Online